扬州近五年吸引高层次人才2421人新增就业创业大学生12万人
扬州近五年吸引高层次人才2421人新增就业创业大学生12万人
本网最新消息,近日,我们了解到,扬州近五年吸引高层次人才2421人新增就业创业大学生12万人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扬州聚焦“三个名城”建设,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,以创新思维破解人才发展瓶颈,以务实举措优化人才生态。五载奋进,硕果累累。抓人才就是抓发展,谋人才就是谋未来。一组最新数据显示,近五年扬州累计吸引高层次人才2421人、新增就业创业大学生12万人。
人才工程引领稳步增强
人才是强市之本、创新之源、发展之基。
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,攸关长远发展大计。我市发挥人才工程集聚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的牵引作用,构建“活动、机构、校友、平台、以才引才”五位一体工作格局,并以省级以上人才工程入选引导产业引才精准性与竞争力不断提升。
连续16年实施市“绿扬金凤计划”,做大创新创业人才基本盘,为产业科创赋能。近五年,市县财政投入15.48亿元,累计吸引3918名人才(团队)来扬创新创业,新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数是“十二五”和“十三五”总和的65%,体现出扬州城市澎湃的引才活力。
近五年,被资助人才累计投资104.16亿元,新增销售406.08亿元,缴纳税收19.66亿元;通过先入选市“绿扬金凤计划”再衔接入选省人才攻关联合体、领军人才(团队)、博士的人才达557人,上争立项省级资金3.81亿元。科霸生物、鹍远生物、泽景电子、纳力新材料、艾迪药业、航天锂电等一大批引进人才创办的企业,成为产业科创名城建设的崭新名片。
在抓引才工程的同时,我市通过国家级人才工程、省“333工程”“乡土人才”和市“英才培育计划”“名师工作室”的国—省—市—县四级育才工程,统筹做好教育、卫生、文化、农村等人才队伍建设,涌现出国家级人才扬杰电子梁勤、宇安电子徐冬亮、新扬新材料李俊等科技型企业家,以及全国人大代表、乱针绣传承人莫元花,扬剧王子李政成等一大批优秀本土人才。
人才政策红利持续释放
筑巢引凤,好政策才能吸引好人才。
五年来,我市充分发挥人才政策吸引青年人才的激励作用,汇聚更多高校毕业生、技能人才、产业工匠,不断夯实“613”产业基础、提升城市活力。
人才政策从“1.0”到“4.0”,不是简单的数字变化,而是通过持续不断迭代升级、加码赋能,让来扬创业就业人才真切感受到一座城市的引才胸怀和爱才温度。
政策支持更高——创业人才资助从300万元提高至500万元;
惠及人才更广——购房安家券拓展至大专生,博士生活补贴从35岁提高到40岁,“来留回”补贴从应届毕业生拓展至毕业五年内;
兑现速度更快——设立2000万元资金池,实现从“人等资金”到“资金等人”;
服务水平更优——在全省率先推出扬州“人才码”,让人才少跑腿、不见面,实现政策“一键匹配”、补贴“一码通享”、资金“自动发放”。2022年开通以来,已经实名注册51.2万名用户,认定人才6.2万人,线上申领兑现租购房补贴、来扬留扬回扬补贴等近7亿元。特别是2024年推出大学生“青享码”,吸引10.9万名在校大学生注册,35万人次来扬州扫码游景点、乘公交、促消费,感受这座城市的活力和魅力。
人才机制更活——以改革突破机制壁垒,探索在扬高校和企业共享人才“双聘制”,赋予用人主体更多人才举荐权,实现是不是人才从“政府说了算”到“老板说了算”。逐步提高人才普惠政策补贴,惠及和延揽更多青年人才和技能人才,为城市和产业发展增添更多新活力。
用系统性思维构建人才生态
功以才成,业由才广。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,我市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,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、创新链,用系统性思维构建引才、用才、聚才、留才、暖才良好生态,让创新活力沿着产业链充分涌流。
矩阵式活动引才——走出去、请进来结合,打造“一周一赛、一会一礼、一日一行”人才活动矩阵(“绿扬金凤”人才周、人才创新创业大赛、“南京—扬州”青年人才协同发展推介会、在扬高校集体迎新典礼、扬州人才校园日、万名大学生扬州行),入选“人才友好型城市”总榜单50强、最强人才发展生态城市榜单50强。
“产业强链行动”精准用才——累计面向全国高校院所选聘16批793名科技镇长团团员,下沉乡镇、园区开展产学研合作、组织联合攻关、助力产业升级;全市入选的国家级人才中76%由科技镇长团推荐引进,“团+组”“院团会”“团室共建”等做法在全省会议上作经验介绍;在全省首创科技镇长团“产业强链行动”机制,以点带面链接全省85个科技镇长团及后方高校优质资源,近三年牵线签订产学研合同468份、3.416亿元,并在今年入选全国人才工作创新工作优秀案例。
打造城市引才IP聚才——构建“绿扬金凤”“绿扬菁英”“凤栖绿扬”等“绿扬”系列品牌,指导县区打造“爱才如宝 一呼百应”“有凤来仪 征心爱才”等县域人才工作品牌,在机场、高铁站、公交站台等7大类156处载体投放“追梦来扬 创业天堂”人才宣传口号,营造尊才爱才、惜才用才浓厚氛围。
构筑人才安居阵地留才——2023年起,以人才公寓为突破口,破解青年人才来扬就业“先有一张床、再有一套房、安下一个家”难题,牵头推进三年建成5.35万套人才公寓。通过多元化筹集、品牌化打造和市场化运营等方式,将人才公寓打造为承载重大项目、承接科创资源、承揽各类人才的新阵地。
解决“关键小事”服务暖才——构建“一线两码三卡”(12345“尚贤”人才热线,“人才码”“青享码”,绿扬英才卡、城市礼遇卡和人才金融卡)人才服务体系和“6+1”人才金融扶持体系(6000万元天使梦想基金、1.4285亿元交融天使人才投资、4亿元天使成长基金、3亿元天使科创基金、3000万元产业科创贷、3000万元“绿扬金凤”人才贷、“绿扬金凤”人才金融路演),全周期解决广大人才创业融资、子女入学、就医保障等“关键小事”,以服务成效践行“追梦来扬 州到爱才”承诺。
济济多士,乃成大业。市委人才办有关负责人表示,将围绕“613”产业体系,绘制“产业人才地图”,增强人才产业融合度,办好“绿扬金凤”人才创新创业大赛,精准招引和培育更多创新领军人才、创业人才、高校青年人才和产业紧缺人才,构建覆盖人才引、育、用、留全链条的发展生态,为产业科创名城建设提供更强智力支撑。

